不止一个人问我,为什么要拍《超级装备》?
第一次见到矗如高楼的自由锻造油压机,是在2014年夏。当时,读初中的女儿想带几个同学去参观工厂,我于是联系了炼钢厂的朋友。事实上,我自己也想借机到工厂参观一下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自由锻造油压机,是当时这家炼钢厂最大的机器,能产生1.8万吨锻造力,百炼钢而为绕指柔。面对十几米高的巨型机器,我不禁联想起电影《环太平洋》里的钢铁机甲。人类做不到的事情,“机甲”做到了,但它是人类的“孩子”。
9年过去了,《超级装备》已完成两季。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拍《超级装备》时,我脑海里总会出现当时我和一群初中生仰望机器的场景。
“生逢其时!”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。
身边的世界,每天都在发生巨变。我们理所当然地用天然气做饭,但或许想不到天然气来自1500米的深海;我们不假思索地打开灯,但可能不会去想点亮灯泡的电来自数千公里外的海上风电场;我们坐高铁跨山越海地回家,因为一些超级机器把天堑变成了通途。
身处一个蓬勃发展、飞速进步的时代,作为纪录片工作者,又如何舍得不去记录它呢?
所以,我感谢自己身处的时代。
也不止一个人问我,擅长做历史纪录片的团队,怎么想着去拍现实工业题材?
这个问题,我也问过自己。我们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连缀起时光的隧道,每个人其实都站在隧道的中央。往左,我们看到过往;往右,我们望见了未来。一切的现实,都是未来史。从拍摄历史纪录片,到拍摄现实工业题材,对我们,只是转个了身。
况且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,历史纪录片团队在创作现实题材时,会神奇地凸显某种优势,就是拥有“历史的目光”。
《超级装备II》里有一段解说词,“中国的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,全长166公里,建设它花了三年多时间。今天,中国高铁路网已超4万公里,位居全球第一。如果以建设第一条高铁的速度来建设今天所有的高铁路网,需要花720年。而事实上,中国人只用1/40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壮举。”
在关注现实的同时,我们总会不自觉地“多望一眼”,这一眼,就是“历史的目光”。从洋务运动、庚子赔款,到新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、第一座核电站,再到最前沿的人造太阳……当我们在心中建立起历史的坐标时,《超级装备》就有了“隐形”的力量和纵深感。
所以,感谢我的纪录片职业生涯。
还要感谢我的团队。我们跑了33个城市和地区,10次北上,9次南下,3次出海。从北国到南疆,从陆地到海洋,从零下20摄氏度到45摄氏度,6万公里行程,才完成了创作。
感谢数十家装备企业,那些默默无闻却成就着举世伟业的中国装备人和工程人,他们不仅缔造了举世瞩目的超级装备,还让摄制组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构思,落地生根。感谢各方的鼎力相助,让中国最前沿、最尖端装备的制造应用场景,向摄制组敞开大门。我很幸运参与了这个“超级”项目,得以站在高处,望见中国工业最壮丽的风景。
(本文作者为《超级装备》系列片总导演、总撰稿,图书《纪录片〈超级装备Ⅱ〉全纪录》将于7月出版)
标签: